大概是三个月前开始的,断断续续地看完了石黑一雄的《长日将尽》。书是以一个大管家的视角来写的,大管家以滴水不漏的口吻在回忆。前半本书很平淡,或者说是很琐碎,每次打开看几页就关上了。可是看完的时候心情很复杂。这种视角的叙事很有趣,起初不知什么原因,很难说有任何的代入感。但是到了最后却很能够感受到“我”内心的复杂情绪。故事本身只有六天的时间,大多数的内容是在回忆中叙述的。回忆充满了真实的细节,同时有一种有意无意的遮遮掩掩。我想这样的感受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吧。我看的是冯涛翻译的版本,他在后记中写到“为无可慰藉之人提供慰藉”。我很喜欢这句总结。六天下来管家的生活不会有什么改变,但是他或多或少应该是有所慰藉。读者随着他视角感受到情绪,推己及人,也难免感叹。悟以往,知来者之可追的心态太过阳光,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太阳照常升起才是常态吧。
这本书很有名,到了一种我没有看过,却不确定是不是真的没有看过的程度。最近在听某一本书的时候,讲书的人提到这本书,于是便想看一下。故事是以那个家庭里小女儿的视角来叙述的,她有一个大她几岁的哥哥。书很好读,即使是译本。书里父亲的形象非常正面,女儿总的来说可爱懂事,儿子成长之后颇有担当。书里最后父亲说: “… 大多数人都是善良的,等你最终了解他们之后就会发现”。真是一个很暖心的故事。
这本书英文名叫 Educated,算是作者的自传吧。作者其实很年轻,86年生人,写的是作者非同一般的成长经历。父亲是偏执的魔门教教徒,恐怕都不能算是原教旨主义了,已经偏执到疯狂的程度。他不让所有的孩子去学校,在家里囤积粮食、弹药、汽油、等等。不相信医生,就算是自己或者孩子大面积烧伤、头被打破了、手脚断了都坚持在家治疗。很难想象在这样的家庭的生活。可是作者居然考上了大学还拿到了博士学位,(基本上)走出了那个家庭对她造成的影响。
读这本书的时候感受很特别,意外的觉得可以和之前的《长日将尽》有所联系。《长日将尽》是小说,以第一人称写的小说,管家作为叙述者,对于之前的经历不自觉的有所选择的回忆和描述,在关键的地方闪烁其词。在他的描述之下若因若现的另一条线似乎更贴近事实。这本书是作者亲身尽力,是真实的第一人称叙述。但是也能读到她言语间的犹豫和彷徨。她想要逃离的意愿不是那么坚决,甚至于不时想要回归那个家庭以换取内心的挣扎。回忆过去事情的时候不确定是不是自己无意识的想象。这些让人读的时候很容易感同身受。这完全不是一个励志故事,尤其是读到作者精神崩溃每天晚上赤脚在街上狂奔大叫的时候。她能走出来,有太多的原因。
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.